[洛桑心語]
[預防情緒過勞,這三招幫你調節壓力]
什麼樣的人容易讓自己不小心「情緒過勞」?我認為高度自律、對自己要求很高、對他人標準很高,以及占全人口五分之一的高敏族群(Highly Sensitive People,簡稱 HSP),都很有可能遇到。先把預防的方法學起來,往後遇上五花八門的煩心事,你也能輕盈迎接每一天,或在一刻鐘內轉換為爽朗心情。
過多的情緒、過重的壓力,現在我們開始來處理它:
以諒解面對無心與無知之過
小明訂了高檔餐廳請朋友吃飯,卻遇到服務很差的外場侍者,小明心想:花大錢就要是來享受美食跟服務的啊,這樣真是太糟糕、我太沒面子、太令人生氣了,「叫你們經理出來!」小明霹靂啪啦抱怨了一頓。桌上的飯菜很香,但罵人與被罵的,雙方的臉都很臭。
小花一樣在這間餐廳吃飯,也遇到同一位服務生,小花心想:看他那生疏的樣子,大概剛出社會不久吧!回憶起自己剛畢業時的青澀模樣,小花對這個「新來的」反而備感親切。對方感受到小花的善意,也用微笑回應她。儘管外頭下雨有點涼,但「諒解」卻讓兩人心裡都暖暖的。
罵人、生氣不能解決不爽,但「諒解」可以!人非聖賢,雖非出於惡意,但自己一定也曾做過白癡、失禮的事,曾受到他人的原諒,今天你把這個原諒繼續「傳下去」,你不但沒有開啟一個仇恨循環,還啟動了一個良善循環。「不要緊,我了解你的難處」「沒關係啊,慢慢來」……常常這樣對世界釋出善意,不只你心裡舒爽,連你脖子兩側的長壽筋,也能一併舒展開來。
如果真的不行,那就逃跑吧!
古代是野獸,現代則是上司或客戶,叫人的交感神經活躍起來、全面放電、皮質醇分泌,促使心跳加快、血壓升高、肌肉繃緊……準備作戰或逃跑(fight or flight)。這是典型對壓力反應的描述。
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,那就是人一緊張起來,常常只看到第一個選項「作戰」,而忽略了第二選項「逃跑」。有三個限制性思維十分常見,「逃避既無恥又丟臉」、「我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」以及「我只會做這個」,這些都是妄念,不是真的喔!
你這不叫逃避叫選擇,還有更適合現在的你的好地方,你一定能學會新世代所需要的新技能,這些才是真的!
開始去欣賞不完美才是真正美
凡事求好心切,有幹勁但脾氣火爆,有效率但容易急躁,在西方心理學中有所謂的A型性格,而這類性格特別容易跟心血管疾病扯上關係。
考試可以考一百分,但出了考場,百分之一百的完美真正存在嗎?在思考這個問題時,我想到了日本的侘寂美學(Wabi-sabi),擁有侘寂視野的人,尤能領略一般世俗認為的不完美、不恆常、不完全,它們其實都很美。不對稱不規則,完全OK啊。粗糙不平滑,也很可以。意境和禪味,在他們眼裡被瞧出來。
我認為侘寂很有可能受到佛法「苦」、「無我」和「無常」的概念所啟發,因而發現了美和優雅的真正秘密。
每一科永遠都考一百分的,那是AI,不是真人。活得優雅又有人味,能看出不足中的一應俱足、看出不完美中的美,這是眼界與境界的升維,同時間,你還巧妙地安撫了對完美和效率十分偏執的那個自己,又離心血管疾病更遠了一些
。
壓力本身其實不是很糟糕的東西,是我們面對它的態度,決定了它到底是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。不求壓力全無,但求面對壓力時,我們能理解、能疏導、能讓它為己所用,將壓力化為航向遠方的助力。